close

不知不覺走到二次購屋的尾聲,終於可以喘口氣,寫個日記。

雖然有第一次購屋的經驗,存款也比 10 年前來的多一些,但二購之路卻也沒想像中輕鬆。

IMG_1261.jpg

高房價的旋渦

首先,房價和 10 年前相比,根本翻倍成長,體驗了何謂荷包縮水,通貨澎脹的現實感,讓尋屋之路前方充滿荊棘。

再者,因為住慣大坪數、前有公園、後有河景的高檔(?)生活,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,可甘願輕易屈就條件比原本住屋差的房子呢?

翻遍整個新北、大台北地區,還真見識到了何謂高房價時代的現況,

新北市不論離台北市多遠,只要是新房子,開價幾乎清一色 40 萬單價起跳,根本沒在管你什麼通勤時間多長,

原以為離大台北地區越遠,單價會更便宜,事實是才沒那回事,建商各個都有夠敢開價。

遙想剛在台北工作時,現在三重站附近,當初也只要總價 400 萬左右就覺得貴的光景,

一路從單坪 20 萬、30 萬、40 萬⋯逐步走向 50 萬大關,很想說,建商們你們還真的一點也沒在客氣的。

台北市當然就更不用多說,不過看了新北房價,卻也有種好像差沒多少,不如買台北市算了的衝動,事實是數字看起來差沒多少,但卻也拿不出來呀~

看著新聞報導著空屋率,建商當房東的窘困,卻還是死守著高房價不肯放,

眼見少子化越來越嚴重,年輕人買不起房,究竟蓋那麼多房子是要給誰住呢?就像股市一樣,可能都是投資客之間在互買?

尋屋之路

牢騷了那麼多,終究還是買到了屋子,雖然不是首選,但是同一個中意的社區,也是第一次住重劃區,心情很雀躍。

整個尋屋過程,當初一開始便鎖定三重區找屋。

雖然大家普遍對三重區的人文素質印象不佳,但從來北部工作開始,就住在三重的我來說,

三重俱備了南部人的熱情與大辣辣、不拘小節的人情味,雖然大小宮廟活動多,

但也無法否定它離北市近,生活機能便利,交通便捷等優點。

加上對整個大三重區的熟悉,很直接就先鎖定了以前便喜歡的「重陽重劃區、菜寮行政運動公園區、三重站重劃區」。

爾後,又陸續看了新北市的「新莊頭前重劃區、板橋江翠重劃區」,

位於台北市北投前一站的「奇岩重劃區、南港重劃區」。

鎖定物件的周遭條件有:

  1. 採光好,希望白天不用開燈,室內就充滿明亮感。
  2. 景觀好,面公園或河景,在家像渡假般紓壓。
  3. 生活周遭安靜,不要在大馬路邊。
  4. 主建物+陽台希望最少有 25 坪,東西才擺的下。
  5. 通勤大眾交通工具希望方便,單程到公司不要大於半小時。

太遠、太潮溼、近工業區的地區則不納入考慮。

前後假日陸續看了前後 2 個多月左右,在考慮在具備上述條件,總價在預算內的物件後。
最後仍回頭選擇了三重區的「重陽重劃區」12 年的中古屋。

IMG_1340.jpg

 

重陽重劃區,已有相當的生活機能,12 年的中古屋,社區管理不僅成熟,且有秩序。
當然沒有台北「奇岩重劃區」的高比例綠地、台北市門牌,
但各方面的 CP 值可說是有它無法忽略的迷人之處。

不管是以自住,還是未來轉手,都有它的價值,加上北環段捷運在今年 4 月正式宣佈開工,
「重陽重劃區」可說是各方面前景看好。

等待交屋的途中,接下來就要開始忙碌裝潢的前置作業了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rororo 的頭像
    Kirororo

    蝦的放空魔域

    Kiroro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